继上个月成功举办第一期中青年干部(党务干部)培训班后,10月12日,中青年干部(党务干部)第二期培训班集齐78名党务干部和中青年干部,在市委党校正式开班啦!市委党校校务委员、教育长康贻建,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凌建华,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杭晓民,局机关党委书记李建平参加开班仪式。
市委党校校务委员、教育长康贻建致欢迎词。学员代表局人才开发和对外合作处处长张纪芝作表态发言。
局党组书记、局长凌建华围绕《弄清抓什么,学会怎么抓,努力提升做好基层党建工作的能力水平》作了专题讲座,从党建是什么、通过哪些途径发挥党建工作作用、如何用“诚恒”理念推动党建工作上台阶三个方面,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紧密联系自身长期从事党建工作的实践心得,给大家教方法、指路子,使大家从概念上、途径上,对党建工作怎么看、如何抓,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对于局系统党务工作者开展党建工作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和操作性。
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杭晓民强调,举办这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是局党组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着眼夯实理论基础、增强党性修养、培养战略思维、提升能力素养所采取的务实举措,大家要把组织的期望和关心转化为学习本领、提高能力的内生动力,把全部身心静下来、把好的学风亮起来、把纪律规矩严起来,展现出人社干部队伍的良好风貌。
凌建华局长提出,发挥基层党建工作作用应着重突出三个方面:
(一)通过“讲政治”发挥核心领导的作用。 “讲政治”,其实就是政治站位、大局观念、服从意识,这也是能否发挥核心领导作用的关键。从性质上讲,党建工作就是政治工作,党性觉悟就是政治意识。只有旗帜鲜明讲政治,把对党绝对忠诚、对事业绝对忠诚、对人社这个单位绝对忠诚作为讲政治的鲜明标尺,党建工作才不会偏离方向,掌控局面才能够做到心中有底。讲政治不是口头表态,也不是高谈阔论,而是一种严肃、清醒的态度和坚决、果敢的行动。我们常讲,政治统一是行动一致的基础。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政治统一是前提条件,行动贯彻是关键步骤。对于局党组而言,就是要自觉贯彻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善于把上级决策在地方或单位“落地生根”;对于机关和局属单位党支部而言,就是要决不允许党内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分散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存在。同时,讲政治要有规矩意识,要强调纪律性。在班子中,要增强政治敏感性,主动配合党委(支部)书记履行好党委(支部)责任分工。在工作上,要实实在在做事,杜绝空谈、懈怠之风,保持勇于担当的锐气和勇气,努力养成埋头苦干、严谨细致、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在责任上,党员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态度暧昧,要敢于同一切散布错误言论的行为作斗争。在执纪上,党员违纪违规必受处罚。只有做到这些,讲政治才不是一句空话,抓党建才会有更大的底气。
(二)通过“统思想”发挥凝聚人心的作用。会统思想、聚人心、带队伍,是党建工作最大的价值体现。从根本职能上讲,党建工作的核心在于做好党员干部的思想工作,保证党员干部能够具有积极向上的政治思想,建立他们为事业奋斗的坚定信念。实际工作中,我们有些党员干部可能会存在埋头做事却没有注意工作的方向,有些遇到工作阻力思想上产生畏难情绪,而党建工作就可以让干部更好地掌控好工作的大方向,解决日常工作当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从而让各项工作的完成更加符合总体的规划、上级的要求,让不同的部门能够相互配合,创造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我始终认为,抓党建最终的落脚点还是要体现在抓思想、带人心上,根本目的还是要引导人想干事、愿干事、干成事,推动人社事业健康发展。因此,基层党务工作者要把抓思想工作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金钥匙”,将思想工作的触角延伸到平时、融入到日常,不断改进和创新做思想工作的方式、方法,增强党建思想工作的时代性、感染力,落实好谈心谈话制度,关心关爱部属遇到的实际困难,学会“一把钥匙开多把锁”的能力,努力实现党建思想工作与人社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合、相互促进。
(三)通过“深融合”发挥服务保障的作用。广大党务干部要站在从严治党新标准、作风建设新常态、人社改革新任务、人民群众新期盼的高度,进一步深化对融合式党建的思想认识,做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形成有机统筹、深度融合、始终贯穿的一体化格局。今年8月份,我们发布了“诚恒人社0513”融合党建服务品牌,目的就是从顶层设计上规划融合式党建工作,推动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在战略规划上同步同频,以先进文化和价值观念引领人社干部思潮,全面构建起融合式党建工作机制,通过党建品牌压实党建责任,通过品牌效应拓展党建空间,助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有机融合,使党建工作更加务实、更富有生机和活力。具体要做到“两个结合”:即与为民办实事结合,重点抓好市政府明确我局的为民办实事项目的落地落实;与解决具体问题结合,切实解决庸、懒、散等问题,推动机关作风建设显著提升。
凌建华局长提出,“诚恒”理念应当成为全系统党员干部的自觉追求和鲜明标识
(一)要把提高站位作为“诚恒”之“要”。要将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发展思路与人社职能结合起来,从善观大势、善谋全局中,做到脑子装满情况、心里常想问题、反复思考提炼、实现理性升华,始终站在全局的高度、市领导的角度,领会意图、把握精神。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经常开动思维的机器,把准领导的思想脉搏,做到先于领导掌握情况,先于领导思考问题,凡事想在先、谋在前,从而把领导原则的意见具体化,零散的思想系统化,用发展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去分析和研究问题,对潜在风险科学预判,对看得清苗头的趋势分析透彻。要把链式思维融入日常,“链式思维”就是要把每一项工作都置于一个链条之上,进行系统思考,从规律上认识和把握问题,打破就事论事的思维惯性,掌握策略方法,增强思考问题的系统性、解决问题的协同性。我们抓一项工作,必须要学会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真正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立足当前谋划长远,把综合平衡作为方法,统筹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善于在统筹兼顾、综合平衡中取得事业发展的最大效益,从而提升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二)要把勇于担责作为“诚恒”之“基”。首先我们自己必须要明确责任、落实责任,要把抓好党建工作作为份内之责、当然之责和首要之责。局系统基层党组织要切实担负起各自的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严格按照“党组织统一领导、负责人牵头抓总、分管领导指导协调、具体操作人高效落实”的思路落实责任。要牢固树立“抓党务是本职,不抓党务是失职,抓不好党务是不称职”的责任意识,使我们的工作都能够符合实际、讲求实效、落到实处,切实做到上有部署下有行动,推动形成真抓真管、善抓善管、常抓常管的基层党建工作格局。基层党组织要坚持把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推进,确保工作任务落细落实。基层党组织书记要自觉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强化既挂帅又出征的责任意识,对党建重点工作要亲自谋划、重大问题要亲自研究、重要事项要亲自督办。支部委员要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党建工作,确保管党治党不留空白、见到实效。各相关部门要从大局出发,全力支持、密切配合,努力形成党务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协调联动、各方积极参与支持的工作格局,营造良好的党务工作氛围。局机关党委要用好党建工作考核和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结果,强化激励约束和追责问责,把党建工作软指标变成硬约束,确保责任落实落地。
(三)要把追赶超越作为“诚恒”之“志”。我们常说,志向有多高,作为就有多大。人社事业要迈向更高的台阶,就必须摒弃安于现状的自满思想,把内生动力激发出来,勇于迈出突破自我、超越自我的“第三道坎”,瞄准强手争第一,咬定目标不松劲,在突破和超越自我中推进人社事业实现新跨越。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和融合党建品牌创特色、出效益,同样需要有超越的志向和胆略。基层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要有一种强烈的“争第一、创唯一”的思想意识和工作自觉,自我加压,抬高标杆,树立创先争优、精益求精的精品意识,营造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的浓厚氛围。超就要有目标,要认真对照党建目标考核办法,找差距,查不足,衡量各自工作在全局、乃至全市的位置,正视差距,迎头赶上,力争使党务各项工作步入先进行列。超就要有方向,看清优势在哪里、短板是什么,弄明白从何处发力,加快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升整体水平。超就要有行动,认真谋划工作方案,定下时间表、路线图,一项项推进,一件件落实,在追赶中实现争先进位。局系统基层党组织都要确立创新创优的目标和追赶超越的标杆,不服输、不示弱,创造更多的“第一”和“唯一”,形成比学赶超、争当先锋的浓厚氛围。广大党务工作者要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着力提升勤学善学的能力、服务全局的能力、联系群众的能力、狠抓落实的能力,真正成为懂党建的“高手”、推动发展的“能手”和干事创业的“好手”。
(四)要把积极作为视为“诚恒”之“本”。培养既精业务、又懂党务的复合型干部,可以说是我们培养干部的一个重要方向。精业务,就是对所从事的业务说得清、道得明,有思路、有举措;懂党务,就是看问题有格局、有站位,做思想工作有方法、有手段。从干部的匹配要求和发展潜力来讲,只有具备这两种能力,干部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事实也证明,我们培养干部,既要注意培养专业性强的同志,更要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让干部走得更远,事业发展也才能走得更远。因此,对于培养造就一批具备这两种能力的优秀年轻干部,对于我们人社事业发展十分重要,优先提拔使用好这样的干部,这个导向必须在全局树立起来。如何成为这样的复合型干部?我看关键还是要勤于钻研、善于学习,积极作为、勇于担当,用实绩说话,用能力证明。希望大家好好努力,不断取得新收获,使自己成长的道路越走越宽,越走越远,从而更好地肩负起时代的重任,为人社事业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市局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