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工伤保险基金管理中心2020年度单位决算公开
来源: 人社局规划财务处 发布时间:2021-10-09 累计次数: 字体:[ ]

目  录

第一部分 单位概况

一、主要职能

二、单位机构设置及决算单位构成情况

三、2020年度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第二部分 2020年度部门决算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功能科目)

六、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经济科目)

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决算表(功能科目)

八、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决算表(经济科目)

九、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支出决算表

十、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支出决算表

十一、一般公共预算机关运行经费支出决算表

十二、政府采购支出决算表

第三部分 2020年度单位决算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 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 单位概况

一、主要职能

  贯彻执行工伤保险政策,负责全市工伤保险基金统筹管理;承办市区工伤保险登记、变更、注销、社会保险费核定;负责工伤保险待遇资格核查和核定等工伤保险基金支出管理;组织开展工伤预防和工伤康复工作;进行工伤保险的调查、统计;参与职工工伤保险政策的调研和拟制工作;为工伤职工及其近亲属提供政策咨询服务。对县(市)工伤业务经办机构进行指导并按工作目标任务组织考核;完成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等。

二、单位机构设置及决算单位构成情况

1. 根据单位职责分工,本单位内设机构包括办公室、基金管理科、业务一科、业务二科和通州区办事处。本单位无下属单位。

2. 从决算单位构成看,纳入南通市工伤保险基金管理中心2020年单位汇总决算编制范围的预算单位共计1家,具体包括:南通市工伤保险基金管理中心

三、2020年度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1、以党建工作为抓手,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一方面不断提高政治能力,扎实推进“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工作任务,实现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统筹推进疫情常态化防控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另一方面,深化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一是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主动签订《一岗双责》承诺书,制定并落实《两个责任》清单内容,严格履行支部书记第一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工作内容,助力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二是抓牢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深化政治生态情况动态分析,定期分析研判当前党员思想动态情况、党风廉政建设情况,抢占思想高地,坚持正面引导。

  2、攻坚克难,全面超额完成各项既定工作目标。(1)工伤保险基金基本情况。2020年,全市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42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3.65%。全市工伤保险基金收入2.59亿元,完成预算任务的107%;全市工伤保险基金支出7.35亿元,全市当期赤字4.76亿元,全市累计结余11.63亿元。(2)为企业减负7.07亿元,全力推进复工复产。2020年,我市工伤保险共减轻企业实体负担7.07亿元,其中,继续执行“涉企工伤保险费率全部下降50%”政策,减轻实体经济负担约4.3亿元。同时,根据部统一规定,2月份开始的“中小微企业免征企保费单位统筹部份,大型企业减半征收”政策,为企业减负约2.77亿元。(3)全力推进安全生产工作,完成工伤预防培训工作目标。2020年,继续采用省确定的持续改善与现场互动式培训模式,加强对工伤预防项目、第三方考核项目的监督考核,工伤预防影响力逐步扩大。我市共有250家企业,13029人次进行了工伤预防培训,完成全年目标任务9000人次的145%,其中8697人进行了VR体验。(4)超额完成工伤康复目标。进一步提升工伤康复服务水平,不断完善监督和评价机制,今年我市工伤康复人数416人次,完成目标任务400人次的104%。(5)全面完成“同舟计划”目标任务。继续稳步推进“同舟计划”二期工作。我市全年在建和新开工建设项目参保率达到100%,以项目形式参保的建设项目共3218个,其中在建项目1468个,新开工项目1750个。2017年5月至今共有4307个项目安装使用建筑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实名制管理建筑业农民工74.02万人次。

  3、积极作为,充分发挥社会“稳定器”和“助推器”作用。(1)完成中心职能和岗位设置调整工作,全面加强基金内控监督管理。一是完成中心科室和岗位调整设置,做好相关人员调整和培训,保证业务经办工作延续性和效能提升。二是根据相关规定,设置工伤中心通州区办事处,梳理通州区工伤保险经办业务流程,清理解决相关疑难问题,完成通州区空窗期间滞留工伤待遇的确认等相关衔接工作。三是在此基础上,完善《南通工伤保险内部控制制度》,全面加强基金内控监督管理,加强先行支付追偿力度,强化定期待遇人员领取资格核查工作,实行疑难问题业务办公会讨论工作机制等,确保工伤基金平稳运行。(2)进一步推动多元化保障格局,完善工伤补充机制。超龄人员从业伤害保障工作自推广以来,全市约18570超龄人员参保,收入保险基金9781万元,累计发生赔案923件。2016年以来,在通州、海门试点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工作,共有8330人次参保。(3)提升信息化水平,提高工伤保险服务工作效能。积极配合省级统筹相关工作。按照省级统筹相关工作要求,安排专人负责对接,建言献策,全力支持。初步构建“工伤一体化”格局。完成工伤工作相关流程再造、系统重建,将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工伤待遇支付、工伤备案业务融合成百姓眼中的“一件事”。一是建立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工伤待遇支付一体化综合窗口,实现工伤业务一窗通办。二是在此基础上,共享工伤备案、工伤认定、鉴定、待遇数据信息,最大化地减少了申请材料征收。三是不断完善网上办事大厅建设,促进工伤保险相关业务实现网上申报和审核,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充分借助“云”技术,加强工伤保险政策宣传。在充分发挥电台、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体作用的基础上,不断通过新型媒介扩大宣传受众面,如微信竞答、媒体官网、APP专栏、LED屏移动宣传车等形式,广泛宣传工伤保险政策知识,扩大工伤保险影响力。(4)进一步提高工伤保险相关管理工作水平。加强特殊时期工伤保险经办工作管理。一是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通过借助信息系统及科学安排办理流程,落细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二是全力做好内部宣传工作,增强中心干部职工科学防护意识,尤其加强窗口服务人员的防护工作。三是落实工伤保险政策支持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因履行工作职责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医护及相关工作人员有关保障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函〔2020〕11号),保证为相关人员及时提供工伤待遇保障。加强对协议医疗结构的管理工作。继续推进工伤医疗费联网结算,以问题为导向,切实扩大联网结算比例。同时,完善协议医疗机构考核办法,加强协议管理机构的监督考核,为工伤参保职工就医提供质量保证。全面加强工伤预防项目监管。构建了“多+1+N”滚动体验式工伤预防项目监管体系,即多部门联合、一个第三方机构专业化考核、各种层次人员的监督验收,使项目监管工作无缝覆盖项目实施过程,确保预防项目实施效率。该项工作受到部司肯定,《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杂志和《中国劳动保障》报纸均对该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

第二部分 南通市工伤保险基金管理中心2020年度单位决算表(详见附件)

第三部分  2020年度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南通市工伤保险基金管理中心2020年度收入、支出总计359.78万元,与上年相比收、支总计各增加44.03万元,增长13.94%。其中:

(一)收入总计359.78万元。包括:

1.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359.2万元,为当年从同级财政取得的一般公共预算拨款,与上年相比增加44.03万元,增长13.97%。主要原因是通州合并,人员经费增加。

2. 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0万元,为当年从同级财政取得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与上年决算数相同。

3.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0万元,为当年从同级财政取得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拨款,与上年决算数相同。

4. 上级补助收入0万元,为事业单位收到上级单位拨入的非财政补助资金,与上年决算数相同。

5. 事业收入0万元,为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与上年决算数相同。

6. 经营收入0万元,为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与上年决算数相同。

7. 附属单位上缴收入0万元,为事业单位附属独立核算单位按照有关规定上缴的收入,与上年决算数相同。

8. 其他收入0万元,为单位取得的除上述收入以外的各项收入,与上年决算数相同。

9. 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0万元,为事业单位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原事业基金)弥补当年收支差额的数额。

10. 年初结转和结余0.58万元,主要为南通市工伤保险基金管理中心上年结转本年使用的历年项目结转结余。

(二)支出总计359.78万元。包括:

  1.社会保障和就业(类)支出295.05万元,主要用于养老保险职业年金等支出。与上年相比增加42.34万元,增长16.75%。主要原因是通州合并,人员经费增加。

  2.住房保障(类)支出64.15万元,主要用于住房公积金支出。与上年相比增加1.69万元,增长2.71%。主要原因是通州合并,人员经费增加。

3.结余分配0万元,为单位当年结余的分配情况,主要是事业单位对非财政补助结余按规定计算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等,与上年决算数相同。

4.年末结转和结余0.58万元,主要为南通市工伤保险基金管理中心本年度(或以前年度)预算安排的历年结转结余无法按原计划实施,需要延迟到以后年度按有关规定使用的资金。

二、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南通市工伤保险基金管理中心本年收入合计359.2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359.2万元,占100.0%;上级补助收入0万元,占0.0%;事业收入0万元,占0.0%;经营收入0万元,占0.0%;附属单位上缴收入0万元,占0.0%;其他收入0万元,占0.0%。

三、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南通市工伤保险基金管理中心本年支出合计359.2万元,其中:基本支出272.64万元,占75.9%;项目支出86.56万元,占24.1%;经营支出0万元,占0.0%;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0万元,占0.0%。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南通市工伤保险基金管理中心2020年度财政拨款收、支总决算359.78万元。与上年相比,财政拨款收、支总计各增加44.03万元,增长13.94%。主要原因是通州合并,人员经费增加。

五、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反映的是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支出的总体情况,既包括使用本年从本级财政取得的拨款发生的支出,也包括使用上年度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发生的支出。南通市工伤保险基金管理中心2020年财政拨款支出359.2万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100%。南通市工伤保险基金管理中心2020年度财政拨款支出年初预算为316.7万元,支出决算为359.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13.42%。其中:

  (一)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类)

  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事务(款)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项)。年初预算为253.21万元,支出决算为295.0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16.52%。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通州合并,人员经费增加。

  (二)住房保障支出(类)

  1.住房改革支出(款)住房公积金(项)。年初预算为25.63万元,支出决算为25.63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决算数与预算数相同。

  2.住房改革支出(款)提租补贴(项)。年初预算为37.86万元,支出决算为38.5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1.74%。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通州合并,人员经费增加。

六、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南通市工伤保险基金管理中心2020年度财政拨款基本支出272.64万元,其中:

(一)人员经费254.43万元。主要包括:基本工资40.82万元、津贴补贴63.37万元、奖金20.8万元、绩效工资20.36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12.95万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6.79万元、公务员医疗补助缴费3.88万元、其他社会保障缴费1.78万元、住房公积金25.63万元、其他工资福利支出47.25万元、退休费10.5万元、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0.3万元。

(二)公用经费18.21万元。主要包括:办公费4.54万元、印刷费0.04万元、邮电费1万元、差旅费0.33万元、会议费0.1万元、培训费1.44万元、工会经费2.16万元、福利费2.48万元、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6.12万元。

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反映的是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的总体情况,既包括使用本年从本级财政取得的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发生的支出,也包括使用上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发生的支出。南通市工伤保险基金管理中心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359.2万元,与上年相比增加44.03万元,增长13.97%。主要原因是通州合并,人员经费增加。

八、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南通市工伤保险基金管理中心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272.64万元,其中:

(一)人员经费254.43万元。主要包括:基本工资40.82万元、津贴补贴63.37万元、奖金20.8万元、绩效工资20.36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12.95万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6.79万元、公务员医疗补助缴费3.88万元、其他社会保障缴费1.78万元、住房公积金25.63万元、其他工资福利支出47.25万元、退休费10.5万元、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0.3万元。

(二)公用经费18.21万元。主要包括:办公费4.54万元、印刷费0.04万元、邮电费1万元、差旅费0.33万元、会议费0.1万元、培训费1.44万元、工会经费2.16万元、福利费2.48万元、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6.12万元。

九、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支出情况说明

南通市工伤保险基金管理中心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决算支出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万元,占“三公”经费的0.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0万元,占“三公”经费的0.0%;公务接待费支出0.25万元,占“三公”经费的100.0%。具体情况如下:

1.因公出国(境)费决算支出0万元,完成预算的0%,比上年决算增加0万元,主要原因为本年度无因公出国(境)费;决算数与预算数相同。全年使用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支出安排的出国(境)团组0个,累计0人次。

2.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0万元。其中:

(1)公务用车购置决算支出0万元,完成预算的0%,比上年决算增加0万元,主要原因为本年度无公务用车购置费;决算数与预算数相同。本年度使用一般公共预算拨款购置公务用车0辆。

(2)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决算支出0万元,完成预算的0%,比上年决算增加0万元,主要原因为本年度无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决算数与预算数相同。2020年使用一般公共预算拨款开支运行维护费的公务用车保有量0辆。

3.公务接待费0.25万元,完成预算的11.68%,比上年决算减少0.44万元,主要原因为厉行节约,减少公务接待支出;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为厉行节约,减少公务接待支出。其中:国内公务接待支出0.25万元,接待2批次,23人次,主要为接待省厅及外省单位来通业务调研;国(境)外公务接待支出0万元,接待0批次,0人次。

南通市工伤保险基金管理中心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拨款安排的会议费决算支出0.78万元,完成预算的31.71%,比上年决算增加0.28万元,主要原因为机构改革通州合并,省厅下发各类文件部署业务工作人员增加;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为厉行节约,减少会议支出。2020年度全年召开会议2个,参加会议50人次。主要为召开职能相关工作会议。

南通市工伤保险基金管理中心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拨款安排的培训费决算支出8.09万元,完成预算的100%,比上年决算增加4.23万元,主要原因为机构改革通州合并,经办业务培训及省厅下发的各类经办文件学习培训人数增加;决算数与预算数相同。2020年度全年组织培训2个,组织培训141人次。主要为培训工伤经办业务。

十、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南通市工伤保险基金管理中心2020年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年初结转和结余0万元,本年收入决算0万元,本年支出决算0万元,年末结转和结余0万元。

十一、一般公共预算机关运行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20年本单位机关运行经费支出0万元,比上年增加0万元,增长0%。主要原因是:本年度无机关运行经费支出。

十二、政府采购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20年度政府采购支出总额5.12万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支出5.12万元、政府采购工程支出0万元、政府采购服务支出0万元。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0万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0%,其中:授予小微企业合同金额0万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0%。

十三、国有资产占用情况说明

本单位共有车辆0辆,其中,副部(省)级及以上领导用车0辆、主要领导干部用车0辆、机要通信用车0辆、应急保障用车0辆、执法执勤用车0辆、特种专业用车0辆、业务用车0辆、其他用车0辆;单价50万元(含)以上的通用设备1台(套),单价100万元(含)以上的专用设备0台(套)。

十四、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2020年度,本单位共0个项目开展了财政重点绩效评价,涉及财政性资金合计0万元;本单位(□开展、?未开展)财政整体支出重点绩效评价,涉及财政性资金0万元;本单位共0个项目开展了绩效自评,涉及财政性资金合计0万元。

第四部分 名词解释

一、上级补助收入:指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

二、事业收入: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事业单位收到的财政专户实际核拨的教育收费等资金在此反映。

三、经营收入: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四、附属单位上缴收入:指事业单位附属独立核算单位按照有关规定上缴的收入。

五、其他收入:指单位取得的除上述“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等以外的各项收入。

六、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指事业单位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原事业基金)弥补当年收支差额的数额。

七、结余分配:指事业单位按规定对非财政拨款结余资金提取的专用基金、缴纳的所得税和转入非财政拨款结余等。

八、上缴上级支出:指事业单位按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的规定上缴上级单位的支出。

九、经营支出: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

十、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指事业单位用财政拨款收入之外的收入对附属单位补助发生的支出。

十一、机关运行经费:指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公用经费支出,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及其他费用。


南通市工伤保险基金管理中心2020年度单位决算表.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