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关于开展全省社科联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评选表彰工作的通知》(苏人社发2020〔70〕号)精神,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严格按照自下而上、逐级推荐、差额评选、民主择优的方式进行,经市社科联党组研究并报市全省社科联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评选工作领导小组同意,拟将下列单位和个人报省差额评选,现予以公示:
一、拟推荐全省社科联系统先进集体
1.海安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2.通州区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二、拟推荐全省社科联系统先进工作者
1.李军 南通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
2.王军 如东县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专职副主席
三、公示时间
公示时间为2020年7月29日至8月4日。
四、受理方式
可通过来电、来信、来访等形式,向市纪委监委派驻市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反映公示对象的有关情况和问题。
联系电话:85215353(市纪委监委派驻市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59000152(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联系地址:南通市世纪大道6号(市纪委监委派驻市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
邮 编:226018
附件:拟推荐全省社科联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先进事迹简介
南通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2020年7月28日
附件
海安市社科联主要先进事迹材料
海安市社科联成立于2011年5月,挂靠宣传部,目前有编制4人,在职3人,每年财政收入10多万元。近年来,海安市社科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海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深化理论研究,创新社科普及,抓牢自身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做到把握大势、突出实效,传播党的声音走在前列;二是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理论应用研究卓有成效;三是做到创新载体、拓宽渠道,推动社科普及提档升级;四是做到落实制度、强化队伍,积极作为激发社科活力。2017年,海安市社科联被评为全国大中城市先进社科组织;2018年,2019年,分别荣获江苏省社科联系统“工作创新奖”。2019年,海安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社科联主席刘万春在全省县市区社科联工作培训班上作专题交流发言。
通州区社科联主要先进事迹材料
2015年以来,通州区社科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社科强省的相关部署,积极履行职能,围绕中央重大会议精神召开座谈会、开展征文研讨,推进创新理论研究阐释;持续开展决策咨询研究,11项成果获区委区政府领导批示,4项成果获省社科联“应用精品工程奖”;与省市同步开展区社科优秀成果评奖,对70项成果以区政府名义表彰奖励,8项成果在省市社科评奖中获奖;成立智库平台——通州特色产业研究中心,成功举办家居产业跨界主题论坛;坚持把深入贯彻落实《条例》作为社科普及工作主线,充分发挥区社科普及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作用,推动社会科学“飞入寻常百姓家”;加强学习培训,打造过硬社科人才队伍。多次获省市社科联系统表彰。
李军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李军,男,汉族,1972年5月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现任南通市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该同志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学习新思想,宣传新思想,积极投身理论宣讲,主持省级课题“理论工作科学化研究”,参与省委讲师团《传播好声音》编撰出版。分管课题研究工作以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每年都推出一批高质量的决策咨询报告,编发的《社科专报》获市领导肯定性批示40多批次。今年以来,围绕应对疫情影响,面向全市企业开展“社科专家企业行”活动,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政策解读、现场咨询,为企业排忧解难,为党委政府建言献策。活动开展以来,共举办8个县(市)区专场,参与专家130多人次,调研走访各类企业160多家,形成一批决策咨询报告。参与策划的“高质量发展系列策论会”获2018年市政府改革创新奖三等奖,个人2011年度获南通市三等功,2015年获全国社科工作先进个人表彰。
王军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王军,男,汉族,1970年1月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现任如东县社科联专职副主席。该同志自2011年初如东县社科联成立任现职至今。县社科联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他为之倾心用心,从青年步入中年,将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基层社科事业,不仅个人受到市县表彰,而且集体两度获评全国先进。他坚持服务中心大局,注重以课题研究服务领导决策,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100多项建议被党委政府采纳,在南通市率先编辑出版县级《经济与社会发展蓝皮书》,率先组织开展县级政府社科奖评选活动,每年发掘培育3项以上成果在省市获奖,获奖数居南通市前列;他打造特色品牌,“扶海大学堂”“扶海微学堂”“如东大众哲语”等社科普及项目亮点频现;他培优省市县三级社科普及示范基地20家,“三式”工作模式等5项社科普及成果连续5年获评全省工作创新奖;他指导学会建设,社团工作有声有色,县创新研究会成功承办了由省中华成语研究会主办的全国首届中华新成语学术研讨会;他奉献社科事业,十年如一日扎根一线岗位,勤恳敬业,追求专业,先后有10多篇文章在中宣部《党建》《时事报告》《中国社会科学网》等国家级报刊网站发表。他已成为如东社科界公认的基层社科事业发展的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