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市人事人才工作要点
来源: 南通市人社局 发布时间:2010-04-14 累计次数: 字体:[ ]

 

 

 

南通市人事局文件

 

通人发〔2010〕4号

 


关于印发《2010年全市人事人才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事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有关单位,本局各处室(单位):

  现将《2010年全市人事人才工作要点》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二○一○年三月十二日

   

   

   

2010年全市人事人才工作要点

   

  2010年是我市迈向基本现代化的起步之年,也是推进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实现人力资源职能整合提升的关键之年。全市人事人才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市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积极抢抓两大国家战略叠加机遇,坚持把“促转型、重民生、保稳定”作为工作主线,全面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和人才国际化战略,大力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和公务员队伍建设,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强化人事人才公共服务,努力为南通迈向基本现代化提供重要的人才智力支撑。

  一、抢抓双重战略机遇,深入推进“人才特区”建设

  (一)积极构建人才工作新机制。深入研究经济企稳复苏环境下人事人才服务的新课题,围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人才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持续创新人才开发政策体系,健全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的配套措施,营造良好的人才生态发展环境。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提高人才引进质量,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协同市委组织部精心筹备全市人才工作会议,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对人才工作的最新部署。深入推进“人才特区”建设,全力打造区域人才工作新优势。

  (二)大力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策应沿海开发战略,围绕新兴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等重点领域,大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工程技术关键人才和紧缺人才。大力实施“江海英才”计划,制定出台《江海英才引进计划实施办法》等配套政策,建立专用网络服务平台,加快高层次“双创”人才引进培养。配合省厅组织实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万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加强与国内外著名高校、人才资源机构交流合作,组团赴海内外集中招聘高层次人才。全年引进硕士或副高职称以上高层次人才1800名,其中,力争引进高层次紧缺类人才、工程技术关键人才、创新创业人才不少于150名。

  (三)认真做好国外智力引进工作。以支持新农村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重点,大力引进海外人才智力。举办第9届国际人才智力交流大会。争取引进海外高层次紧缺人才100名,引进国外技术、管理人才项目70项,争取新建省级基地(单位)1家。深化“一村一品”活动,新增省级引智示范村(镇)1家。做好外国专家来通管理服务工作,加大外国专家宣传表彰力度,营造外国专家在通工作的良好氛围。

  (四)全面加强各类人才创新能力建设。组织实施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育计划”、“六大人才高峰”第七批项目资助计划,争取资助项目15个,选拔高层次行业拔尖人才150名。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完成第四轮公修课前期准备工作。举办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研修班,培训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200名。配合省厅实施“千人赴港培训计划”、“千名苏商海外培训工程”。实施“百名现代服务业人才出国培训计划”。做好2010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和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选拔工作。抓好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考核和继续教育工作。

  (五)进一步深化人才开发与交流合作。积极策应沿江沿海开发战略,实施省《沿海地区人才队伍建设三年实施方案》。加快推进长三角地区人才开发一体化进程,加强与江、浙、沪人力资源网站联系合作,推进长三角网上人力资源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人才资源共享。密切与沿江沿海地区高校、科研院所、产业集团的联系,广泛开展人才智力、科研项目、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实现纵向贯通,横向联合,内外一体,联动发展。

  (六)加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加强对已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留学生创业园、创新创业基地、人才小高地和农业引智推广基地等人才载体的指导服务,发挥人才载体的集聚效应。认真做好第九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申报推荐工作,新建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继续推进省级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建好留学人员创业网,完善留学人员创业信息平台服务功能,构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服务体系。

  二、关注就业改善民生,着力完善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体系

  (七)全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深入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和毕业生就业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政策体系,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各类企业特别是服务业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和中小企业就业。加强毕业生就业培训、人事代理和就业推荐等服务力度,积极开展未就业毕业生岗前技能培训,帮助特困家庭、零就业家庭毕业生实现100%动态就业。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建设,配合省厅实施“三年五万”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第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百日行动”,开展高校毕业生校园系列招聘活动,进一步开发以毕业生就业为主要内容的个性化人才服务项目。建立完善就业信息收集反馈机制,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动态管理,及时掌握就业动态,调整服务方式,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

  (八)加快人事人才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创新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方式和手段,拓展服务“三农”的新领域,研究制定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配套政策措施,注重将城市人才工作优质资源向农村配置。加快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服务、评价和激励机制,培育发展新农村人才市场,完善农村人才服务体系,实现人才下乡、服务下乡,持续推动人事人才工作从城市主阵地向城乡一体化发展转型。继续实施“三支一扶”计划,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就业。配合市委组织部制定完善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的选拔、培养、流动和资助办法,把“大学生村官”培养成为带领农民创业致富,活跃农村文化生活的生力军。加大农业引智力度,加大对国外先进农业技术的引进和转化工作,在现有农业引智示范村(镇)的基础上,推广“一村一品”项目,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继续开展科技专家送智力下乡活动,实行专家对口支持乡镇民营企业和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一对一”服务。扎实推进农村实用人才开发耕耘计划,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重点抓好农技推广应用人才、种养能手、乡村科技能人、经营流通能人、能工巧匠等五类人才的培养和开发。探索完善农村实用人才职称评审认定办法,改革评审模式,扩大评审范围,培养造就一批新型的服务“三农”人才队伍,打造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人才品牌”。

  (九)加强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围绕人才和就业工作,建设人才市场配置平台,信息网络服务平台、人才培训平台、专家服务平台等一系列人事人才公共服务平台,使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由点向面、由个体向系统全方位发展。从人事人才公共服务的理念、职能、机制、手段等各个层面,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公共就业服务和公共人才服务机构、职能和工作的整合,重点突出毕业生就业等公益性服务。完善计划备案和执行情况报告制度,加强人才动态宏观监测,增强人才公共服务的调控功能。建立健全市场预测和监测机制和市场信息动态统计发布制度。建立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确保人才市场安全稳定。引入绩效管理办法,健全人事人才公共服务评价考核体系。加强人才服务业标准化建设,推行人才服务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制度,提升人才服务队伍专业化素质。

  三、深入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建设高素质公务员队伍

  (十)加大公务员制度建设力度。继续抓好《公务员法》和相关配套法规的宣传学习、贯彻落实,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着力提高广大公务员学法、用法、守法意识。加强对行政机关职位职数使用管理和任职资格审核工作。严格把握参照管理审批标准和程序,做好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审核报批工作和工作人员登记工作。完善公务员日常登记工作,出台公务员日常登记办法。加强对表彰奖励工作的综合管理,完善政府奖励计划申报审批制度,加大对突出贡献人员的表彰奖励力度,

  (十一)进一步完善公务员管理机制。坚持“凡进必考”原则,加大从基层一线选拔公务员力度,组织实施2010年度公务员考录工作。着力推进和规范公务员交流轮岗制度建设,研究制定公务员竞争上岗实施办法。做好市级机关从基层公开选调优秀公务员工作。研究制定竞争性选拔工作意见,完善公务员转任调任制度。加强绩效考核,逐步推行公务员网上考核记实,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探索建立公务员退出机制,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激发公务员队伍活力。

  (十二)大力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活动。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进一步完善以个人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为要素的公务员诚信考核机制,推进诚信考核制度实施,为提升公务员群体的道德素养提供制度保证。研究拟定公务员培训“十二五”规划,积极开展公务员四类培训工作,深入实施“5+X”公务员能力培训工程,开展优秀青年公务员培训,全面启动公务员网络培训。

  四、规范体制内人事管理,全面推进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

  (十三)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聘用制度,建立以岗位管理为核心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力争全市事业单位年底前(其中市属事业单位10月底前)基本完成岗位设置工作。探索和完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岗位考核办法,认真组织实施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岗位考核工作。建立我市事业单位相关人事管理制度,改进和加强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岗位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水平。开展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业务培训工作,提高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业务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政策水平。

  (十四)进一步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根据国家、省统一部署,进一步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贯彻国家和省干部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和向县乡党政领导干部实行工资福利倾斜的政策措施,做好各类特殊岗位津贴补贴规范工作。全面推进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探索绩效工资总量管理和多元化分配的新途径、新办法。认真做好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相关后续工作,进一步完善制度,促进科学规范管理。根据国家和省总体部署要求,做好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工作,适时开展其他事业绩效工资实施工作。探索和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十五)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按照“统一制度、分级管理、协调推进”的原则,完善职称评审委员会管理制度,积极协调相关行业部门(机构)、协会等单位,完成评委会换届调整工作,进一步规范评审程序,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健全工作网络,创新评价手段,完善管理体系,探索建立网上申报答辩系统,进一步提高评审效率。加大特色产业人才选拔力度,进一步推进船舶与海洋工程、家访设计等专业职称评审工作,继续做好在建筑企业遴选认定国家工程师工作。继续开展农民职称评审认定工作,积极推荐农村优秀人才直接申报评审国家职称,探索推动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新途径。

  (十六)进一步推进军转安置方式改革。继续完善“考试考核、积分选岗、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相结合的军转安置办法,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好军转干部人才资源,圆满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年度军转安置任务。进一步深化军转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着力构建“五位一体”的军转干部教育培训模式。进一步强化自主择业军转干部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帮助自主择业军转干部自主创业和二次就业,有效维护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群体稳定。

  (十七)认真做好人事考试工作。加强人事考试专家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人事考试质量评估体系,加强面试考官队伍管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考试规定,继续做好人事考试安全体系建设工作。充分发挥人事考试资源优势,探索各类考试服务模式,优化人事考试的服务内容。坚持人事考试公益化服务方向。推广人事考试操作规则标准化,全力推进人事考试基地建设,全面完成年度各项考试任务,确保人事考试“零差错、零投诉”。

  五、妥善处理人事信访,加大解困维稳力度

  (十八)切实加强信访维稳工作。按照“尊重历史,把握政策,以人为本,解决矛盾”的总体要求,继续加强信访突出问题分析梳理和信访积案的化解工作。重点关注群众诉求集中的工资福利、事业单位改制、企业军转干部解困等人事信访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落实第一责任,加大工作力度,从源头上化解信访矛盾。加强内部联动和外部协作,努力构建统一领导、部门协调,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大信访大维稳工作新格局。做好重大活动期间和重要敏感时点的信访维稳工作,确保不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

  (十九)扎实做好企业军转干部解困和稳定工作。进一步落实中央、省、市各项解困政策,建立市区企业军转干部大病医疗救助机制,加大对企业军转干部个案解困救助力度,有效化解企业军转干部工作、生活上存在的实际困难。进一步完善企业军转干部稳定工作领导责任制和日常工作机制。加大与各职能部门配合与协调。认真做好深层次、动态性、内幕性、预警性信息的收集研判,有效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军转干部稳定工作中的独特作用。加大重大节日、敏感节点对重点工作对象和活跃人员的管控力度,有效制止非正常上访和规模性集访。

  (二十)加强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法》,加强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和基层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建设,强化聘用监管,完善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机制,大力推进“阳光调解仲裁”,建立健全对突发性、群体性人事争议的有效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对调解仲裁员的管理培训,探索人事争议仲裁信息化的有效途径,不断提升调解仲裁办案能力。

  六、提升职业操守和履职能力,继续推进人事系统自身建设

  (二十一)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以最佳办事单位的标准高起点开展机关作风建设,进一步强化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大力度建设学习型机关。全面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抓好全系统反腐倡廉建设。组织《廉政准则》学习,构建具有系统特色的道德体系和诚信体系,对行业窗口建设进行监督检查,突出查处违反人事制度和侵犯群众利益的问题。

  (二十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以创建学习型机关为抓手,实施教育培训工程,切实提高人事干部思想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抓紧建立科学规范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要求,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努力建设一支素质强、业务精、结构优、作风实、效率高、形象好的人事干部队伍。

  (二十三)积极推进法制建设和依法行政。加强依法行政制度建设,建立规范性文件制定备案制度、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行政争议应诉工作规则。组织领导干部集中学法,开展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的监督检查,促进依法行政。完善行政复议制度程序,依法审理、妥善化解行政争议。加强公务员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落实普法学习备案制度、报告制度、抽查制度、通报制度。配合有关部门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进一步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提升政务公开水平,营造公开透明的政务环境。

  (二十四)继续抓好“三基一化”工程。进一步加强规划统计工作。组织开展重大课题研究,切实做好人才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按照“综合管理、分工负责”的要求,理顺工作关系,建立完善人才统计工作制度,改进统计方法和手段,全面提升统计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开展以抽样、重点为主的统计调查,强化统计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加强各业务领域信息化工作的有机融合,通过整合建立统一规范的人事人才信息系统,搭建统一的信息化平台,促进各项业务工作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流程衔接,不断提高网上办事服务能力。

  (二十五)强化综合调研和新闻宣传工作。围绕重点工作、重大政策和热点难点问题,大力开展专题调研,并充分利用研究成果,进行政策转化,促进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开展“政府绩效评估”和“人才资源服务沿海开发对策研究”等相关科研工作。加强新闻宣传工作,建立新闻发布和宣传工作制度,实行统一扎口管理,充分发挥网络媒体、传统媒体、基层平台的作用,构建全市人事人才统一宣传的大格局。突出抓好大学生就业、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招考等群众关注度高工作的宣传和新闻发布,正确引导舆论导向。

   

   

   

   

   

   

   

   

   

   

   

   

   

   

主题词:人事  人才   要点  通知                        

  抄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市委组织部             

南通市人事局办公室                 2010年3月12印发

  (共印8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