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人社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打算
来源: 市人社局 发布时间:2022-01-04 累计次数: 字体:[ ]

今年以来,南通市人社局在省厅的有力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积极策应南通“三个全方位”发展战略,紧扣“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坚定扛起职责使命,全力办好民生实事,着力补短板、防风险、惠民生,奋力推进“十四五”良好开局,预计年度主要任务指标均可达到或超过序时进度,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人社力量。

一、2021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一)直面挑战,稳就业服务发展大局。扎实推进“六保”、“六稳”政策,贯彻落实省减负稳岗扩就业要求,印发《关于市区贯彻延续实施部分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通人社就〔2021〕19号)。截至目前,全市城镇新增就业9.23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3.9%;1-9月,全市新增首次来通就业7.5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9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3%以内;提供就业岗位28.56万个,其中面向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8.4万个。落实“点对点、一站式”直达服务,春节前后组织专列1趟、包车120辆次,输送农民工返岗4089人。挂牌成立甘肃省宕昌县驻通、南通驻云南省宣威市劳务工作站。完成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7.74万人,超额完成全年12万人的培训目标。发放失业补助金3843万元,惠及1.34万名失业人员。新增开发公益性岗位903个,安置就业困难人员670人。5人入选省人力资源服务业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第二期领军人才班,2家企业入围省最具成长潜力留学人员创业企业。省级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园申报项目全部通过,全市省级以上留创园达到9家,省级示范基地达到6家,其中晶城科创园顺利成为我市首家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全省今年仅两家)。2021年获“全国就业宣传先进单位集体”“全省脱贫攻坚暨对口帮扶支援合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二)扩大普惠,强改革提升民生福祉。持续发力,推进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险体系。退休“中人”待遇申领审核进度保持全省第一。截至9月,为全市7.8万家企业减轻失业保险缴费负担9.1亿元;全市领取和新增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双双下降,相关工作目前位列全省前列;全市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47.3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1.86%。全面推行工伤保险“一件事”,90%的工伤案件实现即来即办。在建和新开工建设项目参加工伤保险率达到100%。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8.3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2.67%。在全省率先完成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工作。企业退休人员人均月养老金增至2547元。连续十年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市区从每人每月253元增至275元。截至10月底,全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新增参保16.96万人,超额完成今年新增参保人数15万人目标任务。圆满完成省人社一体化信息平台上线,我市社会保险办件量和网办率均保持全省领先,《中国组织人事报》、《中国劳动保障报》分别在版面头条进行大篇幅报道。全面实施完成综柜制改革,提升行政服务效能,真正实现“一窗受理,一次办结”。

(三)靶向发力,聚人才助力产业发展。坚持以市场逻辑引才,产业导向育才,生态思维留才。牵头出台《南通市市区企业高水平创新型人才享受生活津贴和购房补贴实施细则》,进一步拓宽政策覆盖范围。联合多地高校部门开展校地人才对接活动,提供5万余岗位,开展网络直播宣讲覆盖20万学生。汇总国内600余家高校2021届生源数据和近1000家高校就业网址及招聘信息,同步更新“南通重点引才高校2021届毕业生生源汇总及查询系统”。1-10月共吸纳新增参保高校毕业生39580人,其中通籍毕业生19223人,占比48.6%。全链条构建本科生综合补贴应享尽享快享机制,市区共发放本科生综合补贴1.1万人次,共计1.01亿元。全市新招收博士后31人,新增留学回国人员332人,分别完成全年目标的103%、94.8%,27人次获得省级以上博士后项目,3人获评省留学回国先进个人奖。成功申建省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9家、示范工作室3家、传承示范基地1家,获省资助130万元,示范类入选数和资助额全省第一。在今年召开的全国人社信息化会议上,南通人才新政一件事作专题展示。1人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全省今年仅7人)。全年共核准和发布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公告21份,公示拟聘用人员3682人,在省专题工作会议介绍了民营企业人才人事综合改革经验做法,在全省“G42+”重点民营企业人才人事综合改革推进会上作主题分享。

(四)和谐创建,防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以防范和化解劳动关系领域矛盾风险为主线,加强协调劳动关系体制机制建设,整体推进全市劳动关系工作稳中求进。制定印发《南通市贯彻落实〈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指导推进崇川区开展省级深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全市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拖欠农民工工资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成功率、仲裁管理信息系统按期运行率,均达到100%;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结案率为98.9%。为劳动者争取工资、经济补偿、工伤待遇等共计16953.3万元。全方位加强裁审衔接,大力推进“支云仲裁庭审系统”建设,受到群众普遍欢迎。围绕职能工作,积极开展业务工作研讨,多篇文章被《中国劳动保障报》等主流媒体刊登。相关经验做法被省厅劳动保障监察局主要领导向全省劳动保障监察系统推介学习。

(五)多措并举,优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紧扣服务群众职能定位,深入推进“诚恒人社 0513”融合党建服务品牌建设。进一步简化办事流程、提升服务效能,精简各类证明材料78份,85%事项做到即来即办。全面对接省一体化平台南通切换上线,精心组织人社系统数据清洗,核心指标在第三批地市中排名靠前。综合柜员制改革初步完成,多项人社高频业务实现同城通办。扎实推进“人社服务快办行动”,先后打造“工伤一件事”“人才新政一件事”“退休一件事”“就业一件事”“补贴一件事”等打包办南通品牌。在全省率先推进人社业务跨省通办,6月与泉州签订“通泉通办”协议,近30个人社业务事项实现了跨省通办。电子社保卡签发355.8万人次,超额完成省人社下达的全年工作目标。12333咨询服务群众评价满意度为99.7%。

二、2022年工作打算

(一)围绕服务高质量发展,在更充分就业上下功夫。牢牢守住“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这一定位,以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为目标,坚持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扩容提质双向发力,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一是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贯彻落实《省“十四五”高质量就业促进规划》《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实施办法》等政策措施,坚持需求导向,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就业政策体系,建立劳动者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就业机制,营造公平就业环境,强化就业服务保障,打造全生态、专业化、多层次的服务体系。二是加大人才招引力度,保障重点群体就业。通过赴外招聘、委托代招、远程招聘等方式,深度推进劳务协作机制,提高人力资源引进精准度,保障企业用工和培养技能人才统筹推进,打造多方参与、协作互补的人力资源保供链。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行动,力促高校毕业生“好就业”、“就好业”。统筹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农民工返乡创业、退役军人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农民工服务工作和退捕渔民就业工作。三是优化创新创业环境,焕活创业优良基因。完善创业政策,重点抓好省市有关促进创业和富民增收政策的贯彻实施。继续推进创业载体建设,完善落实市区市级创业示范基地管理办法,组织开展市区绩效考核工作,择优推荐年度省级创业示范基地。加快开发与具体创业项目相接合的“1+X”创业培训项目,从单一化模式逐步转向多元化发展,结合社会企业力量培育更具针对性的创业项目。四是筑牢就业保障阵地,推动搭建培训平台。加强职业技能、职业素质和求职能力等综合性培训,重视新产业、新职业和新技能的培训。进一步推进培训合格证书相关职业尤其是新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贴合新业态产业形势公布更多批次的培训合格证书职业(工种)目录。推广项目制培训、“互联网+”等培训模式。

(二)围绕民生福祉高质量,在更完善社保上下功夫。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围绕全面建成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合理、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一是持续推进参保扩面。抓好新修订的《江苏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规定》及其《实施意见》的贯彻实施。加大对县(市、区)参保扩面工作的指导督促力度,以推动城乡居保人员转为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为重点努力方向,压实工作责任,形成行政推力。加大对重点人群的扩面宣传,做好新业态从业人员、农民工和灵活就业重点人群的扩面参保宣传,实现精准扩面。二是持续提升待遇水平。根据国家和省、市统一部署,及时做好企业和机关事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工作,根据通人社险〔2021〕20号文件要求,完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调标工作,全力落实社保惠民政策,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持续、有序、合理增长,提升退休人员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三是持续优化公共服务。借助省一体化平台上线的契机,统筹推进“窗口”和“网厅”建设。进一步推广人社业务网办,持续推进网上经办覆盖面,推动社保服务信息化、便利化。扎实组织窗口工作人员适岗能力培训,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完善应急调配预案,真正做到“全员能上岗、每岗皆运转”,不断提升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办事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社保服务。四是严格防控基金风险。贯彻落实《江苏省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条例》《南通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风险排查实施方案》要求,强化日常监控和数据分析,健全常态化的基金运行预测、预警机制。根据省统一部署,开展社保基金管理风险排查,确保基金安全运行。

(三)围绕创新创造高质量,在更广泛引才上下功夫。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四个面向”“八个坚持”为工作总遵循,按照市第十三次党代会要求,紧扣我市人才工作实际,推进建设具有独特优势的产业科技人才高地。一是力促人才与产业同频共振。围绕“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准确把握企业人才结构和需求缺口,充分发挥市场化的校地企共建机制作用,促进供需对接;充分利用新版人才新政出台契机,开展新一轮人才政策宣传活动。二是力促供给与需求精准对接。分层次、常态化宣传南通发展环境和人才政策,创新试点建立“南通人才驿站”工作群体,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梳理各项政策服务内容,联动推进各县(市、区)人才政策落地兑现。进一步扩大政策红利覆盖面,优化网办流程,缩短审核周期,试点开展“人才补贴一码通”发放工作。三是力促质量与效能全面提升。围绕我市重点发展产业链紧缺人才需求,建立人才信息分析统计精准化服务功能,引导企业建立灵活多样的与现代企业相适应的薪酬体系,强化对重要职位、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的薪酬激励机制,开展校地人才精准对接工作模式,搭建产学研合作直通车。

(四)围绕社会和谐高质量,在更有效维权上下功夫。围绕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有效预防和化解劳动关系矛盾纠纷。一是完善劳动权益保障机制。推进实施《南通市贯彻落实〈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推进省级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建设。二是加强裁审衔接和智慧仲裁建设。加强全市仲裁机构和法院在裁审庭审系统上的互联互通,扩大“支云线上仲裁庭审系统”的使用覆盖面,构建多层次全方位劳动认识正义处理格局,推进“智慧仲裁”建设。三是加强劳动关系风险监测预警与防范化解。完善夯实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网格化管理制度,主动对接相关部门,全面推进劳动关系监测预警指挥平台二期建设,健全劳动关系风险监测预警制度,强化劳动关系预警信息处置和突发性事件应对。

(五)围绕公共服务高质量,在更优质服务上下功夫。依托全省一体化信息平台,全力打造集成式、有温度、智能化人社服务品牌。一是持续优化窗口服务。以综合柜员制改革为动力,以方便服务对象为核心,以信息化为驱动,进一步优化整合综柜和专柜业务事项。二是大力推动“一件事”改革。根按照省厅统一部署,结合实际特点,努力打造更多的百姓眼中的“一件事”业务,同时积极打造跨部门“一件事”业务,对业务事项办理进一步提速增效。三是努力实现居民服务“一卡通”。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的重要讲话,全面推进社保卡为载体的一卡通服务模式,按照第三代社会保障卡建设要求和总体规划,全面发行已加载交通出行功能的第三代社会保障卡,进一步拓展居民服务应用场景,努力实现居民服务“一卡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