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梅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市人社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讲话精神,持续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全力保障全市就业局势总体稳定,为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贡献坚实力量。
今年以来,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82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就业3.04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8424人;新建标准化“家门口”就业服务站36个,帮扶困难群体就业4321人;支持成功自主创业7717人,其中支持离校5年内高校毕业生创业2215人,成功自主创业带动稳定就业44343人;民营企业用工登记126.68万人;失业保险参保147.46万人。
一、主要工作举措
(一)帮扶重点群体,兜牢就业民生底线
1.精准服务高校毕业生。持续性开展高校毕业生跟踪服务,发布《致通籍高校毕业生的一封信》,制定《关于支持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的若干措施》,常态化开展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调查,摸清其基础信息、就业意向、创业意向、培训意向等情况,“一人一档”建立数据台账,为有就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提供“1131”服务。今年以来,全市为965家单位2107名离校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长期失业青年审核发放2023年度一次性扩岗补助316.05万元,为114家小微企业571人次高校毕业生发放社保补贴168.21万元。组织专家教师编写教学大纲、录制“就(创)业指导”培训课程上传至平台共享,已有五家高校2504名在校毕业年度大学生学习了线上课程。
2.深入服务就困群体。细化帮扶对象,完善服务机制。建立“精准识别、精准服务、精准管理”的就业援助工作机制,综合运用各项政策措施和服务手段,帮助提高就业的稳定性。优化援助方式,落实服务手段。按就业意愿、技能水平等因素结合企业用工需求,将就业困难人员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型困难人员推送针对性服务。健全服务体系,夯实服务基础。积极整合多方资源,以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家门口”就业服务为导向,将优质资源、优质服务、优质团队导入服务站建设,打造具有南通特色的“家门口”就业服务工作模式。今年以来,已建成标准站36家,走访企业1612家,采集岗位5313个,举办、参与招聘会121场次,兜底帮扶困难群体就业3874人。全市开发公益性岗位370个,新增安置就业困难人员126名。市区共为11901名灵活就业人员发放社保补贴4335.5万元,为335名就业困难人员发放公益性岗位社保补贴146万元,岗位补贴167.8万元。
3.专业服务农村劳动力。重点调查我市12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定点监测村,开展节后农民工返乡返岗调查,做好春节后农民工返岗和企业开复工服务保障工作。择优推荐全国特色劳务品牌形象代言人——“如皋花木园艺师”代言人王如生、“海安茧丝绸巧工匠”代言人储呈平参加全国“劳务品牌形象代言人征集展示活动”。打好长江禁捕退捕渔民转产就业攻坚战,目前,我市禁捕退捕渔民共计368人,其中劳动年龄段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172人已全部实现转产就业、全部纳入社会保障系统,就业率和保障率100%。
(二)激发市场活力,持续扩大就业容量
1.精细化服务企业用工。制定出台春节期间用工奖补政策、贯彻落实优化调整稳就业有关政策等文件,积极落实失业保险降费率、稳岗返还等政策。持续开展“暖企行动”,落实四级联动用工保障服务机制,聚焦全市重大项目、先进制造业集群等12257家企业开展2024年用工需求调查,根据用工需求积极联系省外劳务基地,组织开展跨省招聘活动47场次,提供岗位信息2.9万个,帮助2100余名陕西、山西、云南、贵州等地的劳动者来通就业,为企业用工提供坚实保障。
2.高标准推进零工市场建设。积极打造“1个规范化零工市场+1个数智化招聘平台+N个遍布全域零工驿站”的“1+1+N”零工快就业服务体系,通过线下市场和驿站,线上平台数据共享的多元化服务相结合方式,建立零工“即时快招”就业服务新模式,以零工“小市场”服务就业“大民生”。全市已建成市级规范化零工市场11家,其中省级规范化零工市场4家。今年以来,全市线上线下举办招聘活动638场,提供就业岗位超18.61万个,求职人数12.73万人次。
(三)鼓励创新创业,全面拓宽就业渠道
1.构建完善的创业扶持政策体系。2023年市人社局联合市财政局、人民银行南通中心支行共同出台了《关于印发〈南通市区富民创业担保贷款管理办法〉的通知》(通财金〔2023〕31号),拓宽富民创业担保贷款的享受对象至全体城乡创业者,持续加大贷款贴息扶持力度,对高校毕业生等十类“重点群体”第一次申请富民创业担保贷款实行全额贴息;放宽免除反担保的条件,为全市创业者提供了强大的政策保障。今年以来,全市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80笔,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277.3万元,同比增幅达342.9%。
2.强化创业扶持政策宣传密度。加强与经办银行和担保公司合作,开展“富民创业贷,贷动好未来”政策宣传月活动,推动普惠金融全面市场化运作。联合税务部门共同推进“企业吸纳重点群体享受税收减免”政策落实,围绕全年创业带动就业4万人的目标任务,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服务工作,提高政策宣传的“渗透率”,让创业者、创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对政策“应知尽知”,让符合政策享受条件的创业者“应享尽享”。
3.加大创业培训综合管理力度。大力推进“创响江苏”创业培训进校园专项行动。邀请国家级创业培训讲师,联合江苏商贸职业学院共同开发录制了创业意识培训线上课程,经过省级专家审核已顺利上线“江苏工匠课堂”平台。以“马兰花”创业培训讲师大赛为契机,加大对创业培训师资的管理和指导,举办2024年创业培训师资培训班,加强创业培训师资库建设。今年以来,全市共开展各类创业培训4584人。
(四)完善职业培训,着力提升就业能力
1.政策激励培训质效。城乡各类就业重点群体(含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和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录用参保12个月内的企业职工经培训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专项能力证书、培训合格证书,可按工种根据补贴标准(300至2000元)享受培训补贴;失业保险累计参保三年以上的企业职工经技能提升培训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也可按上述标准享受培训补贴,证书工种属于当年高技能人才培训补贴紧缺型职业(工种)的,补贴标准可提高30%。今年以来,全市参加职业技能培训9322人,支出培训补贴资金1067.6万元;其中市区支出失业保险参保职工技能提升补贴2266人次291.6万元,发放企业职工学历提升补贴128人12.9万元。
2.完善职业培训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劳动者的职业培训体系,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以需求为导向,鼓励、支持、服务各类就业群体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有效规范培训管理、积极扩充培训项目,依靠多种培训模式,积极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提升社会就业质量。全市已举办养老护理员、婴幼儿发展引导员、整理收纳师、互联网营销师、就(创)业指导等工种146个班期的“线上+线下”培训课程,4531名学员参培。
3.规范培训工作管理机制。制定出台了《南通市职业技能项目制培训实施细则》,明确了培训范围、项目确定、实施流程、过程监管、补贴拨付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对已出台10年的市区公共实训基地管理办法进行全面修改完善,明确基地的准入条件和退出机制,扩充实训的对象和范围,调整补贴的方式和标准,增加了考核评估制度。
4.做细做实培训全流程监管。积极推进省“云眸工程”,出台通知将培训过程监管工作进一步细化,实现对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全过程监管。创新性开发公共实训“人脸识别系统”,实现培训班学员考勤全覆盖,对下一步探索落实就业技能培训、适岗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等其他职业技能培训的人脸识别考勤奠定技术基础。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更进一步兜牢重点群体就业底线。开展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跟踪调查,摸清基础信息、就业意向、创业意向、培训意向等情况,为有就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提供“1131”服务,确保年末求职登记小程序联系率和服务率达到两个100%。努力打造覆盖全域的零工市场服务体系,建成更多群众“省心”的数智零工市场,确保5个规范化零工市场通过省级验收。持续推进“家门口”标准化就业服务站建设,全年力争新建标准化“家门口”就业服务站50个,特色站15个。抓细抓实公益性岗位开发安置,全年新创设城乡公益性岗位安置困难人员450人。进一步完善失业人员动态跟踪管理系统,协助打造就业服务站电子地图,提供精准位置导航。
二是更进一步发挥劳务品牌效应。着眼企业用工需求,不断拓展劳务基地建设,组织开展多形式的交流与互动,引导更多市外劳动力来通就业。持续加强劳务品牌建设,创建4个省级劳务品牌。积极宣传劳务品牌,带动扩大就业规模,打造劳务品牌成为就业“金字招牌”,力促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
三是更进一步发挥创业倍增效应。积极做好两项国家级赛事的赛前准备工作。我市参赛选手将代表江苏省参加第四届“马兰花”全国创业培训讲师大赛国赛;“超薄晶圆划片刀”创业项目已入围第六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国赛;我市将组织专业力量精心打磨,力争在国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落实好省厅即将出台的创业孵化基地管理办法,依托省一体化平台创业孵化基地监测功能,继续推进创业孵化基地成果的数据化转化。
四是更进一步优化职业技能培训服务。主动走访劳动密集型企业,夯实校企合作平台,加大对企业新入职人员的岗前培训,帮助职工快速适岗。面向全市征集新职业项目的线上视频课程,组织专家进行综合评审,统一线上平台相应培训工种的课程标准。继续推进“云眸工程”,争取年底全面实现“培训全过程、监管全方位”的目标,确保培训质量和资金安全。
五是更进一步减负稳岗促就业。继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根据国家、省统一部署,按规定继续实施稳岗返还政策。全面落实失业保险待遇各项政策措施,严格执行《江苏省失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规程》,继续实施失业保险金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失业保险金上下限标准与最低工资标准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同步调整联动机制,切实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
衷心感谢您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南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