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市各级人社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围绕服务发展、服务民生两大主题,着力促改革、破难题、保和谐、惠民生,人社主要工作目标、重点改革事项、民生实事项目顺利推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部分创新成果国内、省内领先。
一、就业创业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452万人,其中第一产业80万人,占比17.7%;第二产业211.1万人,占比46.7%;第三产业160.9万人,占比35.6%。按城乡分类:城镇从业人员288.05万人,农村从业人员163.95万人。
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就业结构发生积极变化,民营经济已成为吸纳新增就业的主渠道。全市提供就业岗位31.2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75%。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1.24万人,其中,新增劳务输出0.49万人。共有6.5万名城镇失业职工实现再就业,其中,有1.66万名“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
圆满完成2019年度南通市“三支一扶”招募计划,40名高校毕业生志愿者经考核培训顺利上岗。截至2019年末,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累计实现转移就业18889人。
截至2019年末,全市共有人力资源中介服务机构173家,从业人员2000余人,其中民办机构近1600人。
全市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3亿元,其中市区发放0.9亿元。市级创业孵化基地40家,其中省级创业孵化基地31家。2019年评选出2家市级创业孵化基地,有6家单位入选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二、社会保险
(一)养老保险
年末全市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职工人数为166.89万人,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离退休人数为73.09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增加7.38万人和4.25万人。全年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220.52亿元,比上年增长8.1%,基金总支出263.34亿元,比上年增长32.9%。
年末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职工人数为13万人,享受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离退休人数为9.3万人。全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74.33亿元,基金总支出77.94亿元。
年末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3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5.99万人,领取基础养老金人数为168.4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6 万人。全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54.54亿元,比上年增长6.3%,基金总支出44.8亿元,比上年增长18.6%。
年末全市被征地农民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32.77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5.96万人,享受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26.29万人。
(二)失业保险
年末全市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119.0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6万人。全年共为49412名失业人员发放了不同期限的失业保险金,比上年减少603人。失业保险金月人均水平为1468.59元,比上年增长21.1%。2019全年发放稳岗补贴3618家1.01亿元惠及33.6万职工,发放技能提升补贴惠及职工5179人。失业保险基金总收入7.98亿元,比上年增长8.3%,基金总支出9.65亿元,比上年增长13.8%。
(三)工伤保险
年末全市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为136.7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6万人,其中参保农民工46.23万人。全年认定工伤11564件,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市新开工工程建设项目工伤保险参保率为100 %。全年完成劳动能力鉴定10199件,比上年增加350件。其中工伤初次鉴定8972件、工伤复核鉴定212件、非因工(因病)鉴定1015件。工伤职工经伤残鉴定达到等级8219人,比上年增加248人。享受工伤保险待遇12738人,比上年减少466人。全年工伤保险基金总收入4.95 亿元,比上年减少34.9 %,基金总支出7.06亿元,比上年增长5.5%。
三、劳动关系
2019年,全市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达86070元,比上年增长9.4%。作为人社部、省人社厅定点调查城市,继续开展企业薪酬调查工作,共调查各类企业692家,涉及约13万余名职工的薪酬情况,其中部级抽样调查企业361家,省级抽样调查企业331家,形成《2018年南通市人力资源市场工资价位及企业人工成本信息》。每季度对92家制造业企业开展人工成本监测工作。推进市管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认定市管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落实企业负责人薪酬兑现工作。开展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监测分析,2019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217元,增幅为8.4%。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作,2019年,我市有2家企业获评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7家企业获评全省优秀劳动关系和谐企业、3家工业园区获评全省优秀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和示范园区。
2019年末,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9.99 %,已建工会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达99.98%,审查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合同5492份。
2019年,全市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共主动检查用人单位6140户,涉及劳动者26.85万人。书面审查用人单位20885户,涉及劳动者78.28万人,共查处各类劳动保障违法案件2398件,结案1551件,按期结案率100%。通过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为1.24万名劳动者追发工资等待遇4851.62万元,共督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补签劳动合同5089份,督促905户用人单位为0.91万人劳动者补缴社会保险费1277.09万元。
2019年,全市各级仲裁机构共调处各类劳动人事争议案件1.21万件,其中立案处理案件5750件,较上年增长3.2%。立案处理案件涉及劳动者8893人,较上年增长14.8%,涉及经济标的3.44亿元。10人以上集体劳动人事争议案件80件,涉及劳动者1893人,分别较上年增长17.7%、22.2%。各级仲裁机构已处理立案案件中结案的劳动人事争议案件为5676件(含上年度结转案件119件),按期结案率100%。
四、人才人事
截至2019年末,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140.2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11.2万人,新入选省“双创人才”78人(累计入选456人),新增省“六大人才高峰”人才14人,新增市“江海英才”52人(团队),累计372人(团队)。新增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5家,新引进博士后研究人员56人;新增省级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园1家,新引进高层次留学回国人才391人。深入实施通籍归雁计划,成功吸引16537名通籍高校毕业生回通就业创业。签约高校毕业生34605人,其中博士57人,硕士1606人,本科15888人,大专17054人,总量同比增加7230人,增幅26%。国家人社部2019年“海外赤子为国服务行动计划”重点资助项目落地南通,为我市首次,也是全省唯一入选项目。
2019年,全市职称申报人数4.5万余人,获评高级职称3530人,较上年增长124%,其中正高级347人;获评中级职称7743人(不含考试获得人数),研究生初定中级职称525人。
截至2019年末,我市技能劳动者达125.93万人,其中高级工及以上高技能人才总量达48.54万人,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员的27.7%,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总量38.55 %,每万名劳动力中高技能人才数为1067人。全市职业技能鉴定总量达9.01万人,取证总量达7.24万人。全年参加全国、全省职业技能鉴定统考人数达0.36万人。
2019年,全市新增高技能人才1.41万人,新增技师和高级技师3437人,入围全省“双创人才”高技能人才3人。新增1家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家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获评江苏省乡土人才技能大师工作室13家,新增2所省技工院校校企联合实训中心,新增省精品课程2个,1名技工院校教师获评正高级讲师。获评江苏工匠8人,获评省高技能人才专项实训基地1家,省技能大师工作室2家,省企业首席技师10个。6家单位获评市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5家获评“南通市技能大师工作室”,17人获评“南通市企业首席技师”。承办江苏乡土人才技艺技能花卉盆景项目全省决赛,包揽了前四名,组织选手参加江苏乡土人才技艺技能刺绣项目省级决赛,获得了全省第一名和第三名。
截至2019年末,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基本实现全覆盖,工作人员聘用合同签订率为99%。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岗位设置完成率为100%。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全面推行,全年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138人。
全年共计完成34项人事考试报名,报名考试人数11.19万人,考试23.96万科次。完成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岗位升级报名317人;技师选拔考试报名人数156人;高级技师申报人数61人;继续教育报名人数3949人。
五、行风和基础建设
全市人社系统行风建设成效明显。按照国家和省统一部署,落实人社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建立行风建设问题常态专项整改机制。按省市要求进一步完善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利用信息化手段进一步清理各类证明事项,推进审批服务优质化、便民化。启动“智慧人社——不见面”项目建设,持续推动百姓眼中的“一件事”建设。加强窗口单位经办人员教育培训,开展全系统全业务全技能练兵。加强“人社服务标兵”等先进典型的挖掘和宣传,营造良好的行风氛围。
街道(乡镇)人社服务中心和社区(行政村)人社服务站继续全面推进标准化建设,标准化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人社平台建成率分别达到100%和99.22%。
年末累计发行社会保障卡784.04万张,全市“社保卡经办网点”达到74个,分布在各级政务中心及社保卡合作银行网点,其中63个为银行网点。签发电子社保卡43万张。“12333”提供综合咨询服务95万人次,综合咨询服务满意度99.7%。全市便民终端总数达到2269台,上线运行一年来,提供服务近644万人次,受理近389万笔缴费业务,缴费金额14.5亿元,实现社保基金缴纳电子化实时到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