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机关一支部 金燕
随着电视剧的热播,《平凡的世界》再次在畅销书排行榜占据了一席。初读这本书的时候,是在学生时代受到他人的推荐, 也是被书名所吸引。打眼看去,平凡的世界,有一种洗尽铅华,尘埃落尽的感觉,仿佛是一个饱经沧桑、阅历丰富的人,在回顾自己的人生历程时,所表现出的一种宽容与欣慰。
“一九七五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时令已快到惊蛰,雪当然不会在留存,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失得无踪无影了。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眼看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没有到来。”开篇的景物描写,在交待故事背景的同时,又给人以美的享受。路遥着眼于广袤的黄土高坡上一个叫做双水村的地方,通过主人公孙少平等一群平凡的小人物,全景式地描写了中国现代城乡生活,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们在复杂的矛盾纠葛里所展现人物形象。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没有戏剧化的情节,同样没有传奇性的故事,全都是按照生活的常理发展的,让读者觉得真实,觉得可信,给人美感的同时,给人以激励和灵魂的触动。
故事主人公孙少安和孙少平,由于家庭贫困,成绩突出的兄弟俩都没能完成学业,而是早早地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哥哥孙少安办起了砖场,历尽千辛万苦使自己的家人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带领全村人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弟弟孙少平回到农村后也历尽波折,从农民到乡村教师,又到朝不保夕的揽工汉,再到煤矿成了一名矿工,由于表现突出当上了班长。他们经历着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在困难面前从不认输。他们一点一点、坚韧不拔地努力,终于获得了成功。
路遥说:“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使我深深受到感染的,是主人公那充满激情的乐观主义精神。七八十年代的中国,贫穷是可以想象的,更何况是大西北的黄土高原。书中这样表达“……是的,他是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为了几个钱而受尽折磨;但是他已经不仅仅将此看作是谋生、活命……他现在倒很“热爱”自己的苦难。通过这一段血火般的洗礼,他相信,自己经历千辛万苦而酿造出来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举拿来的更有滋味——他自嘲地把自己的这种认识叫做‘关于苦难的学说’……” 困难曾让许多有理想的人们意志消亡,如果能深刻理解困难,苦难就会给人带来崇高感。作者从这些平凡人的经历中,给我们阐释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我们怎么去生活,和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和思考。孙少平这样一个对生活的意义有着更高追求的人,又怎能称之为平凡的人。即使是平凡,也是一个更高层次的伟大的平凡。
再次翻开这部作品,已经全然没有了第一次阅读时走马观花般的仓促,可以说,而是静下心来逐字逐句的品味。读完之后,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感动,说不出是被作者的精美的文字吸引,还是受到小说里故事和人物的感染。时光冉冉,路遥作品中黄土高原上的场景可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我们今天依然可以体会到主人公的喜怒哀乐、人生变迁。“他们如此挣命,是因为生活突然充满了巨大的希望。有了希望,人就会产生激情,并可以义无反顾地为之而付出代价;在这样的过程中,才能真正体会到人生的意义。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只有选定了目标并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青!”我们在社会中打拼,也会遇到种种坎坷与挫折,但是这部作品告诉我们,漫漫人生,需要梦想照亮现实,生活才会充满阳光,只有以理想信念作为支撑,才能实现人生梦想,获取人生价值的最大实现。
我们每个人只是茫茫人海中的一粟,虽然渺小,但并不代表不重要。勇敢的人们,面对我们不熟悉的世界,必须要学会自强自立,勇敢地不要怕苦难!那种迷失在平凡的生活之中,眼中熟悉了平淡,思想上甘于平庸,生活上安于现状的人,才是真正的平凡。回首当年读书的时候,大家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但是,从大学到毕业到现今,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又是何其巨大。
在这个喧嚣浮躁的时代,每一个还拥有梦想的人,都可以重温《平凡的世界》,它会让你懂得:成功对每一个人来讲都是不尽相同的,但无论如何,明天的你,都将会感谢今天努力奋斗的你。因为你今天付出的每一滴汗水,都将成为你明天成功之路上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