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097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提案)
来源: 人社局 发布时间:2023-10-27 累计次数: 字体:[ ]

夏建国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市委、市政府一贯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坚持贯彻“四个面向”工作方针,围绕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目标,深入实施人才强市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推出高含金量的人才新政,构建高承载力的科创平台,全面营造近悦远来的创新生态,人才工作助力中小企业发展不断开辟新路径,提供新方案。今年1至7月全市新增就业参保高校毕业生33557人,同比增长61.4%。

一是聚焦中小企业发展提高基础性人才政策含金量。近年来,我市人才政策迭代频次和加码力度持续在省内保持领先。2021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人才新政3.0《关于进一步提升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发展指数的若干政策》(通委发〔2021〕16号),在全省率先构建从大专生到博士的人才津补贴政策体系;2022年出台政策补充意见,创新推行人才津补贴“3+2”政策,支持人才在市区购房安居,并将原先3年的生活津贴享受期延长2年,最多可享受5年;2023年围绕人才“引育留用”全过程和降低企业用人成本,升级打造人才新政4.0,出台《关于更大力度推动人才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通委发〔2023〕10号),广大中小企业既可享受人才培养补贴,引才成效显著的还有引才奖励,这一轮人才津补贴政策主要呈现出资助范围广、周期长、额度大等特点。总的看,我市人才政策引才留才效应比较显著,市区享受补贴本科、硕博层次人才留通(在岗)率持续稳定在90%以上。

二是聚焦中小企业发展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每年举办全市高层次人才暨人才工作者业务培训班,为近两年省双创人才和市江海英才提供股权融资、境内上市、企业家思维等课程培训,进一步拓展视野和思路,推动实现“科学家”向“企业家”转变。率先探索“飞地”孵化新模式,聚焦发展科创产业,先后在上海、深圳等地抢先布局落子,建成多处“飞地”投孵平台。截至目前,与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共建了5万平方米的“产业飞地”,已孵化引进200余家优质科技企业。

三是聚焦中小企业发展大力提升人才载体能级。抢抓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重组等机遇,支持北大长三角光电研究院争创国家级平台分中心,推动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去筹转正”,力争省光电材料技术创新中心落户南通,切实打造一批起点高、实力强、机制活的新型研发机构和公共技术平台。紧跟全市产业发展,积极推动博士后、技能人才等人才载体建设,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国家级载体10家,全市现建有省级以上博士后载体123家,在国家级载体占比达到60%的同时,实现了优势产业领域载体全覆盖。

四是聚焦中小企业发展不断开拓新资源。市人社部门坚持以“春夏秋冬”四个阶段性活动谋划推进全年引才工作,始终注重整合各方资源,强化引才平台建设,突出重心向下、服务靠前、市县一体,确保青年和基础性人才集聚攻坚季季行、月月有、时时新。开发引才系统,在全省率先建成“城市环境VR展厅”“高校生源信息查询系统”“精准就业小程序”“就业档案”“政策雷达”链式引才集成体系,实现企业和人才一键对接、实时交互、精准匹配。强化赴外引智,在全国206所高校就业网开辟南通引才专区,实时动态推送南通人才政策和引才信息,科学规划高校校园行路线,今年以来组织我市企业赴12省28市揽才,举办校园招聘会105场,收到简历近两万个。立足企业用人需求,建立见习基地,发布就业见习岗位,组织青年参加企业见习,在驻通院校举办“南通人才日”双选会、“人社局长进校园”、就业指导“咖·扉”说等活动,在学子心中种下“职选南通”的种子;举办人才夜市和名企优生招聘会,举办学子新春座谈会,喊话8万通籍学子回家乡建功立业。

衷心感谢夏建国委员对我市人才工作的关心。推进全市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助力企业发展是南通人社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下一步,我们将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为契机,以推进人才新政4.0落地落细为主线,聚焦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发展需求,不断优化完善人社系统惠企聚才政策体系,打造“南通爱才,通通都来”的人才工作品牌,进一步树立鼓励人才向企业集聚的导向。支持中小企业申报设立各类人才载体,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在为企业拓宽招才引智渠道的同时,降低企业用人成本。大力开展“访企拓岗”,开发优质见习岗位,实施“百校千企万岗”青年人才招引工程,全年组织不少于2000家企业开展“零成本”赴外引才,确保全年新增参保高校大学生不少于4.8万人。会同各地和相关部门开展和延伸人才政策“三进三送”活动,为广大人才提供“一站式”“集成式”综合服务,努力为中小企业人才资源发展营造一流的生态环境。

南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3年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