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版 / 南通市人社局
市劳鉴中心多措并举持续提升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精准度 来源:市劳鉴中心 发布时间:2023-11-28 字体:[ ]

    为进一步规范我市劳动能力鉴定工作机制,市劳鉴中心以工伤保险省级统筹评估工作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鉴定队伍建设、业务能力建设,严把劳动能力鉴定评定标准,抓好鉴定精细化管理,有力提升我市劳动能力鉴定工作水平和质量。

    一是加强人员业务培训。组织全体工作人员解读学习全省最新劳动能力鉴定政策及全年劳动能力鉴定工作重点,分析上半年再次鉴定结果,对鉴定查体及标准的把握再进一步深入学习消化。保持日常鉴定与全省鉴定工作最新要求的前后连贯性,同时加强工作纪律及内控管理,规范业务流程,及时纠正分析问题,杜绝各类风险复发。

    二是注重专家鉴定管理。采用以鉴代训、以评代训、轮训与专训相结合的模式,通过平时集中授课、鉴定前针对辅导,对各科目专家分批培训。就规范鉴定方法、运用鉴定标准、提高评审质量、灵活矛盾调处、鉴定全流程要点等方面进行专题探究,对鉴定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进行全面指导。同步开展典型案例评审,通过案例书写比对,对在查体过程中的伤情精准描述,评审尺度把握方面进行深度解读,强化专家对伤情、病例和查体状态的判断和甄别能力,提升鉴定结论精准度。同时明确工作纪律要求,教育引导专家恪守职业道德,高效规范地开展劳动能力鉴定。

    三是规范技术鉴定流程。鉴定现场启用现场“1+2组合”查体模式,即由1名专家审阅鉴定资料,2名专家现场查体问诊,尤其涉及肌力、活动度等主观判断因素的,均要求2-3名专家一起参与查体讨论,共同商议出具初步鉴定意见后确认签字。对初次评审不能形成一致鉴定意见的案例,提交研讨会再次讨论、审议,依据少数服从多数原则达成相对统一意见后,最终形成鉴定结果,做到政策、标准、尺度“三统一”。

    下一步,中心将进一步加强学习实践,完善鉴定工作机制,优化鉴定管理,积极打造纪律过硬、作风严明、业务精通、锐意进取的工作团队,用过硬的担当、满意的服务、扎实的业绩为我市人社事业新发展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