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版 / 南通市人社局
清华大学“项目定制月”暨南通海洋产业博士行活动在通举行 来源:市人社局 发布时间:2025-04-11 字体:[ ]

    4月8日至10日,清华大学“项目定制月”暨南通海洋产业博士行活动在通举行,清华博士“探路”南通海洋产业,“清华紫”和“南通蓝”两抹亮色在这个暖春激情碰撞,也拉开了今年暑期清华大学研究生来通社会实践的序幕。

    基地实质运转,夯实校地合作坚实基础

    在市委、市政府与清华大学的共同推动下,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南通基地于2024年4月正式运行,这是“南通周”丰硕成果的延续。自成立以来,基地迅速搭建起专班推进、定期会商、业务培训、现场督办等工作机制,近百家博士生实践接受单位和27个社会实践教学点相继就位,专员队伍同步组建完成。探索实践了“配备实践导师+生活导师、统筹安排日常工作+周末活动、一体组织红色教育+游历通城”等组织模式,让清华博士生的智慧火花在江海大地璀璨绽放。

    去年,首批南通支队的17位博士生怀揣梦想,奔赴14家单位的16个实践项目一线。先后开展20余次主题调研,进行270余次实操实试,负责的11个产业科创类项目中,8个成功结出科研硕果,3个迅速转化应用于生产实际。2024年底,支队获评清华大学“金奖支队”,全国仅11个。

    项目先发领航,聚焦海洋绘就崭新蓝图

    今年,南通社会实践项目紧扣“616”现代产业体系,在新能源、船舶海工等前沿领域精挑细选。21家意向接受单位踊跃抛出橄榄枝,提供35个项目,遍布全市8个县(市、区)及功能区,企业项目占比高达88.5%,不乏人工智能海工装备技术设计应用、船用新型汽轮机智能化开发等一批优质涉海项目。千亿级企业中天科技、重大项目企业斯堪尼亚以及14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和8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设站企业强势入驻,为项目开展提供坚实保障。

    活动期间,清华博士们深入企业车间、科研站点,与南通海洋产业的从业者们热切交流,相继参观了招商局重工、省船舶海工技术创新中心、海门临江小镇东布洲科学城、南通市规划展示馆、中天科技、金通灵科技等场所。“我们实地参观了十万吨级大型船舶智能制造基地,见证了‘南通智造’在超大型、多功能船舶建造领域的雄厚实力。”清华大学2023级土木系博士生侯佳乐说,他所在的课题组正依托东南大学南通海洋高等研究院开展合作,“在南通实习的半个月里,小到设备采购的‘绿色通道’,大到完善的配套设施,都让我深切感受到南通和研究院对实习学生的支持。”

    服务焕新升级,助力学子开启全新征程

    今年,南通基地将集中全市域资源、提供全方位保障,“市县联动、统分结合”一体推进既定工作开展,围绕红色之旅、绿色赋能、蓝色向海、金色梦想四大主题模块组织活动,创新“双导师+多平台+常回访”工作机制,以南通现有顶级平台资源帮助同学们拓宽交流合作渠道,常态组织实践接受单位走进清华、回访人才,保持人才和项目合作关系,助力社会实践项目多创成果多出成效,谱写校地共赢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