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到南通就业创业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市以打造“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为目标,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持续优化政策体系与服务生态,效应持续显现。人才政策体系不断升级迭代(“人才新政4.0”、“新科创30条”、“人口集聚工程”等),构建了覆盖大专至博士毕业生的全周期补贴体系(最长5年)。2024年,全市新增参保高校毕业生超5万人,连续两年突破5万人大关。截至2025年6月底,当年新增参保人数已达2.8万人。围绕吸引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主要工作举措如下:
一、精准匹配供需,深化校企协同
一是强化校园就业服务。以南通13所院校为重点,全年开展“人社局长进校园”、“人才政策进高校”活动超30场,发放政策资料1.5万份;大力推广“南通人才云平台”、“人才会客厅”等数字化载体,2025年上半年组织市内招聘会12场、市外招聘会56场,发布岗位超7.2万个。
二是深化产教融合。推动中天科技、金光集团等“链主”企业与南通大学等院校共建“订单式”培养项目;组织实施“万名学子看南通”、“通才回通计划”,引导学子深入企业实习见习。截止2025年6月底,累计提供见习岗位7964个(其中大专以上6542个),吸引4622名青年参加见习。
二、拓展数字就业,强化技能赋能
一是强化产业动能培育。我市出台《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支持龙头企业分设数据服务主体,创造优质数字岗位;加速建设“星火·链网”骨干节点,着力打造长三角数字高地。2024年,南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1192.5亿元,占GDP比重9.6%,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领域竞争力持续提升。
二是提升数字技能水平。联合工信、商务部门开展大规模数字技能培训,2024年服务6.34万人次(其中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3.78万人次)。深化“实数融合”,2024年实现网络零售额1093.6亿元(居全省第四),数字人民币钱包活跃用户超600万个。
三、优化发展生态,消除后顾之忧
一是完善创业就业支持。对创业领军人才给予最高1000万元资助;对国家级创业大赛获奖落地项目提供10-50万元“落地奖”。
二是健全生活保障体系。实行大专以上学历“先落户后就业”;对拥有大专、本科、硕士、博士学历人员分别发放500元/月、1000元/月、2000元/月、3000元/月的综合补贴,享受期为3年。购房后可再延补2年。对硕博学历人才购房提供15万、30万的一次性购房补贴。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人才强市战略部署,持续优化政策与服务,全力打造青年“近悦远来”的发展沃土,为南通高质量发展和加快建设长三角北翼人才高地贡献力量。
南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年7月30日